依据标准开展新能源汽车维修职业技能技师培训和认证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快车道,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已达25.6%。但售后维修领域的人才培养速度并没有跟上前端产业的发展。针对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日益大幅度快速增长,导致出现了“买车容易,修车难”的窘境。截止2022年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已达到120万。
未解决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由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早在2018年即开始组织,北京汇智慧众汽车技术研究院主起草“关于新能源汽车维修职业技能培训培养规范标准”,并根据多年的社会调研和数十次的专家团的研讨,专家团包含多家一线知名汽车品牌企业、央企国企、高职本科院校派出的强大阵容的专家团队组成,最终于2023年6月15日在遵义召开发布会,中国第一个《新能源汽车维修职业技能评价规范》于6月15日正式面向社会公布了对于“新能源汽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规范标准,2023年7月15日正式实施。
《新能源汽车维修职业技能评价规范》标准是针对新能源汽车维修技师类的培训和认证,其中包含了“维护技师(初级)”、“维修技师(中级)”、“诊断技师(高级)”三个层次,均有理论课程40%和实操课程60%的占比组成。理论和实操经过培训并通过考核后即可取得相应的技师认证证书。
为什么要制定《新能源汽车维修职业技能评价规范》标准?
1、满足新能源汽车市场人才需求
截止2022年底,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保有量已突破1000万辆,而且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量依然在快速增长,导致我国人才缺口已高达120万,根据现状以此推测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将达到170万。而且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也是世界出口量最大国,新能源车辆出口也会涉及大量的售后问题,此类售后人才也需要从国内大量出口或针对国外市场进行大量培养及规范。
2、规范新能源汽车行业人员操作水平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维修技能人员非常短缺,同时现有人员的水平又参差不齐,根据我国新能源行业人员和企业、院校的强烈反应特制定了本标准,既《新能源汽车维修职业技能评价规范》,本标准的实施会有效的规范和管理我国新能源汽车人员的水平。
3、国家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21年2月1日实施的文件中要求从事新能源汽车人员必须要执有低压电工特种操作作业证和经过专业培训的新能源汽车操作证书,否则即为违规或违法操作。